近日,辽宁大连一男子和朋友在一海鲜大排档吃饭,总共消费了930 9元,收款时却被反向抹零收取了931元。...
经历一番管理风波之后,ARM在中国的分支安谋中国逐渐安稳下来,但是5月18日,神秘冒出的莲鑫集团公告称...
2020年,比亚迪发布了刀片电池,因其成功通过了国内最严苛的针刺测试不起火,一时间名声大噪;而且在安全...
越来越多年轻朋友开始买扫地机器人了,不仅如此,他们还专挑贵的买。在《一点财经》的调研中,有不少90...
(资料图)
毕马威中国“第二届生物科技50榜单”颁奖典礼4月7日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同步举办。典礼现场,毕马威中国发布了“第二届生物科技50榜单”。榜单显示,从企业细分领域分布来看,生物制药类企业占比近五成,医疗器械类与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类企业位列第二、第三。从城市和地域分布来看,上海上榜企业蝉联第一,北京、苏州上榜企业数量翻一番,长三角地区表现亮眼。从成立时间分布来看,逾六成企业成立五年以上,行业进入稳健发展阶段。从融资轮次来看,A轮到C轮为主,赛道持续受到资本青睐。
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黎志贤表示,有别于传统制造型企业,生物科技创新企业面临较长研发周期和较高不确定性。资本市场政策及风向对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有很大影响。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最近一段时间生命科学行业经历了一些困难。但是,技术、产品创新的优质企业依然茁壮成长,在实现产业化、商业化道路上稳步前行。政策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新规将有利于踏实钻研、具有原创研发能力的生物科技创新企业。
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主管合伙人于子龙表示,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深入实施的带动下,我国医疗及医药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审评审批进程不断加快。在资本回归理性、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应更加注重研发管线优化及合理化,细胞、基因治疗、类器官等热门领域依然是大部分企业关注的重点。资本方面,过去一年里,大部分医药细分赛道融资进程普遍放缓。面向未来,受益于经济体量与人口基数,中国医药市场稳定增长,创新药和创新医疗技术将更快、更便利地触达患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