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要不是慈禧拦着,这“疯子”真能把日本给灭了,将其变成中国一省

2023-06-04 17:40:56 来源:个人图书馆-云语禅心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到底是谁一直都颇有争议,有人坚持林则徐,有人认为是魏源,可宋育仁却鲜少有人提起。


【资料图】

或许大多数对宋育仁并不熟悉,但这位难得的晚清奇人,被慈禧称作疯子,和戊戌六君子是好友。

他的传奇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壮志难酬。

四川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说起宋育仁,或许许多人对他并不是那么了解,其实他也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在政治、教育以及外交上都颇有建树的人物。

宋育仁从小就酷爱读书,5岁就被家里人送到自家的书塾里学习,钟爱在书本里寻求知识的他也经常通宵研读书本。

在宋育仁14岁那年,父母不幸双亡,无奈之下小小年纪的他便被带到叔父家中,经由叔父照顾,才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

寄人篱下的宋育仁立志要更加勤奋地读书,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能够第一个到达书塾。

如果是太阳落山,他便点起蜡烛开始挑灯夜战,将白日里老师所教导的知识一遍又一遍的翻看阅读,直到梦中都仍是白天里所学的知识。

在这样发狠地学习下,19岁的宋育仁顺利考中了秀才,又或许是这样的机遇让他萌生了要为国家效力,推动法治的想法。

1876年,光绪帝为了整顿教育,重振书塾蜀学,便派遣张之洞创办新式书院,在全国公开招揽优秀学子,当时仅一百余名的学生被选中,而宋育仁便赫然在列。

19岁的宋育仁才学十分出众,所以连续几位书院院长都对他极其看重。在当时宋育仁、杨锐、廖平、吴之英同称“尊经四杰”。

四杰之中宋育仁、杨锐二人尤为突出,被山长王闿运喻为“宋玉、杨雄”。

1880年,宋育仁年过23岁,在学院院长的鼓励之下选择了进京会试,但是他的会考之路却并不顺利,初次的会考失利了。

而且在此时,自己的堂伯母陈氏因病去世,当年14岁的宋育仁就是仰仗堂伯父才得以在父母双亡的状况下继续读书,为了报答养育之恩和知遇之恩,宋育仁选择为陈氏守孝3年。

在守孝的过程中,宋育仁也并停止读书,反而是对于当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自我反思,还通过自我思考写出了如《周礼十种》,《周官图谱》为后来康有为的托古改制,以及维新变法都提供了许多的思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育仁也错过了1883年的会试,并且一直到29岁才得以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而进入到朝廷的宋育仁并没有对现状感到满意,相反的,他的革新思想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始终都郁郁不得志。

在此后的五年里,无论是写成的《时务论》和《时务论外篇》,还是《守御论》,都是对于当时的朝政形势进行了准确且尖锐的分析。

当时他提出了要向西方学习,而且还提出了朝政新思想,希望能做到“君民共治”,这些都让朝中大臣们对这个小小的文官刮目相看。

那时候的晚清处于一片狼藉的境地,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得自保,维新派在变法图强的道路上寻求国家自救方针,各种文人学生在此时都在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土找到那一丝回光返照的机会。

当时的宋育仁对局势有了很多的尖锐的见解,在1894年,37岁的宋育仁经由清政府的派遣,以参赞官的身份出使各个国家进行学习考察。

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发达国家时,宋育仁对当地的许多风俗礼仪、经济科技、以及建筑民生等都感到十分新奇。

还特地研究了许多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制度,当时宋育仁似乎觉得自己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一切都让自己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为此,他根据各国的现实国情以及自己的见闻集成了当时名震一时的《采风记》,对于当时因为晚清闭关锁国,而对于许多知识空白的知识分子而言,是开拓眼界的佳作。

《采风记》详细地记载了宋育仁所到之处,各类的新奇见闻,西方的民俗风情,还有民情差异,对于改进中国当时落后的现状有着很大的用处。

宋育仁此时还根据对于西方社会相关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考察,积极推动维新变法,以谋求国家变法图强,实现民主共和制度。

《采风记》一书为当时中国的文人墨客,提供了许多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就连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都对宋育仁在《采风记》中的内容表示十分敬佩,并且蔡元培称赞其为“真通人之论”。

在欧洲游历,看到了国外先进制度的宋育仁,回国兴办实业,使得当时的工商业蓬勃兴起。

在兴办实业的同时,他又开始着手进行思想传播,通过报纸传播维新变法,在当时创办了

四川第一家报刊《渝报》,在全国20多地都有派遣的站点。

宋育仁为当时的川渝之地思想传播贡献出了显著的力量,因此也被称作四川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一片忠心谁识得

在宋育仁出使欧洲后不久,壮志难酬的他又遇到了一次机会,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当时的宋育仁在确实是内心十分焦虑。

当即便亲自上书相户部与兵部尚书,与他们共同分析当时的整体时局,认为“当时的中国海军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和日军爆发海上之争,应从陆地进军才是长久之计。”

并且冷静地指出,当时的三省边防都是“困倭”还有“防俄”的必要之策。

在经济的角度上,宋育仁还指出了如果进行军饷的筹集,那就不适宜用传统的劝捐方式,这样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并不能对于战局有很好的支撑。

在此时应当增设银行储存,并且开发银票,以供当时的朝廷军队持续作战。

随着当时战局的迅速爆发,战争形态焦灼不定,并且对中国局势越来越不利,远在欧洲的宋育仁当即就要求回国。

在此时,宋育仁原本奉命与英国当局商议订购船只,此时的英国还没有颁布出海禁令,此事原本是能成的。

可北洋军队的态度过于消极,迟迟不肯配合,延误了订购时间,原计划的船只订购没能赶在英国的出海禁令颁布前就完成,这也就加剧了后续十月中旬的全线溃败。

在中方还无还手之力时,强各国趁机入侵京城进行抢夺,宋育仁内心焦灼不安,毅然决然选择辞职回国,就在此时,宋育仁结识了译官王丰镐,峰回路转之间,宋育仁心生一计。

王丰镐为宋育仁指明了一条道路,让他去和洋行借款,由此来购下新的船只。

可户部得知之后便出手阻挠,宋育仁便和王丰镐私下密谋,购买船只。

当时宋育仁和王丰镐得知,当时七月就串掇他们购买船只的人,就是英国的一个水师候补军官,名叫哈格雷莆。

原本可以利用哈格雷莆的帮助,顺势逃脱英国的出海之禁,便能够顺利购下船只。当时的公使龚照瑷得知此事之后,不愿意上报朝廷,还单方面地致电英方洋行,表明朝廷并不同意,这件事就此作废,这桩买卖也就失败了。

宋育仁也是在后来联系上了哈格雷莆才得知此事,虽然买卖没成功,可是这件事给了宋育仁十分大的启示,是否能够不在海军上做文章,而是搞突袭?

也就是说,随着清军海军失利,陆军也节节败退,如果坐以待毙就只能成为日军囊中之物,如果要对付当时的日本,或许以奇袭的方式直攻内陆会更好。

具体而言,便是在欧洲购买大量的人员来组建一支雇佣兵军队,挂英国国旗出港逃避出海之禁,然后以商队船只之名,直接到达日本长崎和首都东京,一举拿下重要地区。

宋育仁认为此计谋完全可行,便随即进行动作,在当时王丰镐的努力之下,他们结识了美国退伍军人夹莆士,夹莆士在退役之后便在商会铁路认知,广交海陆两军的好友。

于是乎,宋育仁顺势就和夹莆士商议事项,并且谈妥了新的购船计划。

而且宋育仁还和英国前任水军麦福尔取得了联系,麦副尔为他们进行招兵买马,整合一直雇佣兵军队,当时英国的候补议员也同意由英方暂代宋育仁向银行垫款两百万。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船只配备和人员整合都已搞好,就要准备出港直捣日本内陆,可就在此时,宋育仁的努力被迫付之东流。

公使龚照瑷得知宋育仁的大计之后,十分惊慌,一个文官招兵买马?还打算出师日本?这要是失败了可如何是好?

害怕此时闹大的龚照瑷向朝廷汇报了此事,李鸿章得知之后大怒,宋育仁怎么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

此时辽宁被日军入犯,短短几日便有两三万人被屠杀,可慈禧却还在十分高兴地筹办自己的六十大寿,并且要求必须风光,如果银两不足就动用海军的货款。

当听到宋育仁的事情之后,慈禧破口大骂:“这真是疯子!这是不愿意让我好好过寿!”

当即便插手此事,叫停所有的计划,还顺势降了宋育仁的职位。

计划告吹不久,也就是1895年初,清政府决定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一步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宋育仁在心灰意冷之下,与回国途中写下了《借筹记》,将这件事的过程都记录下来,也将自己的壮志难酬和无可奈何以文字告知天下。

老年思想从“开放”走向“保守”

宋育仁早期的思想是先进且开放的,但一路壮志未酬的他,也终究在晚年写下了自己的一生败笔。

宋育仁心中对清王朝始终都是忠诚的,又或许说他们总是认为只有为官,才能施展自己的谋略,因此宋育仁在武昌起义成功,清王朝终结时,还想着重塑故国荣光。

那是保守派的人民固步自封,想要复辟王朝,将这样的想法寄托于那几千辫子军身上。

过了一段时日,辫子军统领张大帅带兵进军,想要借此宣统政变,复辟王朝,这怎么可能会成功呢?文人挂帅,宋育仁非但没有成功,还被逐出京城。

后来,民国三年,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又兴起了王朝前事,大批量的清朝高官被重新启用,袁世凯在此时复辟帝制,坐到了王位之上。

顽固遗老还认为,袁世凯此时只不过是忍辱负重,会将皇室归还于清朝,此时宋育仁也公开发表演讲,要求还政于清,一大批遗老在宋育仁的串掇下联名呈文。

不少后人指出,宋育仁在此时是为自己的升迁,所以才做出此举,但是真的只是如此吗?也有人指出这不过宋育仁等遗老对于清朝的留恋,都期待它能够重新辉煌,死灰复燃。

他们心中仍然认为自己是清人,是清官,并且只是清人,清官,对现在的中华民国不认同,也不赞同。

当一种文化就此衰败,必定会有旧文人为之感叹,留恋,那些饱肚经书的文人才子,那些对儒家思想传承的王朝牵挂,才王朝灭亡的那一刻都会达到高潮。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直沉浸在这种旧文学中的宋育仁,也难免会做出这样与年轻时完全相反的事情。

后来,宋育仁的上书很快便遭到了处理,袁世凯下令将其列入内务府的查办名单,并且要求他为自己写一封答辩书,以表忠心。

此时宋育仁不再坚持所谓复辟,而是将话锋转向了劝进,后来陶菊隐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曾经痛斥宋育仁此等行为,称他将顽固遗老的丑恶面暴露无遗。

旧王不再,新王登基,宋育仁的做法也正好展示了那个时代里的旧文人,为求得安身立命,如何抛弃文风傲骨,开始奸诈狡猾,左右逢源。

后来袁世凯对“劝进”的说法十分满意,将他派回了原籍地养老,并且命四川地方官员每月派款300元作为他的养老费用。

此时的宋育仁已经年近六十,被派遣回乡的他也再也没有回到京城,而是隐居在了成都郊区。年轻时壮志难酬,年老时顽固不化,郁郁不得志的宋育仁最终在三圣乡郊外去世。

宋育仁一生颠簸坎坷,也同样是那个年代有志之才的缩影,更是晚清时期,整个朝代衰败无能的缩影。

参考资料:

知网:

宋育仁: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岂有岂有文章惊海外: 辛亥革命前后宋育仁与西方人的交往

宋育仁先生 《 借筹记 》 的 法文化解读

标签:

上一篇:【原】“一口钟”为何是“衣服”而不是“铜钟”?-世界热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